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01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A Multi-centeric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n TCM Syndrome in 1016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and Analysis of Its Relevant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香美[1] 陈以平[2] 李平[3] 陈建[4] 谌贻璞[3] 周柱亮[5] 陈威[6] 赵宗江[7] 危成筠[8] 魏日胞[1] 邓跃毅[2] 李建军[1] 杜婧[1] 周瑾[1] 何亚妮[9]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肾科解放军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53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科 [3]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4]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肾科 [5]北京军区281医院肾科 [6]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科 [7]北京中医药大学 [8]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科 [9]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肾科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基  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No.2001BA701A14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No.30121005)

年  份:2006

卷  号:26

期  号:3

起止页码:197-2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关 键 词:IGA肾病 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分 类 号:R277.5[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