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曲鲁江[1] 李显耀[1] 徐桂芳[2] 陈宽维[3] 杨红杰[2] 张龙超[1] 吴桂琴[1] 侯卓成[1] 徐桂云[1] 杨宁[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2]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北京100026 [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200331

出  处:《中国科学(C辑)》

基  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3022503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批准号:20020019011);农业部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17-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鸡种遗传资源.由于中国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相对较低,很难与国内外家禽公司育成的商业品种竞争,现存数目较少,有些已经濒临灭绝.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状况,本研究采集了分布于中国各地的78个地方鸡品种血样,并利用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2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分析.通过对2740个样本的检测分析发现,在所有27个微卫星座位中,等位基因数从6-51个不等,平均值为18.74。所检测的78个品种的杂合度(H)均在0.5以上,所有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值为0.622,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73.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相比,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的地方鸡品种具有更加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在27个微卫星座位中,总群内亚群的固定系数(FST)从0.065(LEI0166)到0.209(MCW0078)不等,平均值为0.106.在检测的位点中,只有LEI0194位点在所有的群体中均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HWE),而其他位点基本上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由于小群体中的基因漂移及非随机交配,一些保种场保存的地方品种(如狼山鸡)的杂合度相对较低,而保种区的品种由于保种群群体较大,杂合度也就相对较高.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高杂合度与其表型多样性是一致的.通过Nei氏遗传距离和邻接法将中国地方鸡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中国地方鸡品种可以分为六大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将对中国地方鸡品种的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中国  鸡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分 类 号:S83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