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乌鲁木齐83004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67002)
年 份:2006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155-1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乌鲁木齐雅马里克山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铁、锰各种化学形态进行浸提。研究了土壤中有效铁、锰和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土壤铁、锰形态之间的关系,及对铁、锰在土壤中存在形态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对铁、锰的植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铁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占全铁的92.3%,其它形态含量均小于全量的8%。土壤锰主要是以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全锰的49%和41.6%,其它形态含量均小于全量的10%。用二级出水灌溉处理可增加铁、锰的有效性,原污水灌溉不利于铁、锰的供应,土壤缺铁、锰的现象可通过施加一定量的铁盐和锰盐而得以改善。相关分析还表明,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铁锰形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供试土壤的pH值、CaCO3含量、有机质及阳离子交换态等对土壤铁、锰的有效性影响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铁的氧化物结合态对植物最为有效,锰的有机结合态对植物有效性贡献最大。
关 键 词:土壤 铁 锰 分布特征 形态
分 类 号:S1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