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    

Rethinking the “Iron Girls”: Gender and labor in Chin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金一虹[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出  处:《社会学研究》

基  金:中美学者合作"20世纪中国妇女的劳动"课题的一部分;路丝基金会资助

年  份:2006

期  号:1

起止页码:169-1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308346)、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主旨是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描述,分析国家动员和行政干预如何影响了女性新的劳动角色的形成。在这一历史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逐渐形成了以城市女性为一级蓄水池、农民为二级蓄水池的劳动计划调节模式,只是与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后备军制相比,这种蓄水池机制具有更鲜明的强制性特征。伴随于此的,是中国劳动分工的“去性别化”,即形成女性不断扩大其职业领域、与男性劳动相融汇混合的特点。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1976年)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在这一时期,强有力的政治动员使这一“去性别化”特点达到顶峰。大庆的“男工女耕”和“铁姑娘”是这一时期推行的两种典型的性别分工模式。本文将分析这两个典型对女性劳动的影响。对被动员的中国妇女来说,新的劳动角色对她们既有正面的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

关 键 词:劳动性别分工  蓄水池机制  动员模式  

分 类 号:D442.9[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