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豫西南泥湖矿田钼钨及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理探讨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Mo-W and Pb-ZnAg Deposits in Nannihu Ore Field,Western He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07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34011);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35804;199910200227)
年 份:2006
卷 号:20
期 号:1
起止页码:165-1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豫西南泥湖钼钨铅锌银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金堆城—南泥湖钼钨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在矿田内除了早期探明的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和夕卡岩型多金属硫铁矿床外,最近几年又在其外围发现了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它们在空间上呈规律性分布。成矿流体及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钨及多金属硫铁矿床与铅锌银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大气水加入,成矿物质和花岗斑岩一起源于下地壳。年代学研究表明:钼钨铅锌银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140 M a左右,形成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晚期的岩石圈伸展环境。其成矿机理为: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由于俯冲的扬子板片可能发生断离,软流圈物质通过板片断离窗上涌,幔源岩浆在壳幔边界附近发生底侵作用,诱发碰撞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含矿的花岗质岩浆,沿NNE向断层与EW向的断层交汇处上升并在较高的构造层次上侵位,形成花岗斑岩体以及钼钨矿床、多金属硫铁矿床及铅锌银矿床。
关 键 词:矿床类型 地质地球化学 动力学背景 成矿机理 南泥湖 豫西
分 类 号:P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