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用SRAP标记分析中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Basis of Chinese Rapeseed Cultivars (Brassica napus L.) by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ark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文雁成[1,2] 王汉中[1] 沈金雄[1] 刘贵华[1] 张书芬[3]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863"项目(2003AA207150)

年  份:2006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246-2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led polymorphiSill)标记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选育的130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5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509个谱带、123个多态性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0.4个和4.9个。在遗传距离为0.12处,将13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分为A、B、C、D4个类群,其中78.5%的品种归入C类。C类又可在遗传距离0.10处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亚群,又有58.5%的品种归入Ⅲ亚群。说明我国近60%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匮乏。遗传基础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窄,80年代最宽,90年代略有下降。进入21世纪,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进一步下降。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1991~2000年间与2000年以后育成的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80年代前育成品种与80年代育成的品种平均遗传距离间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80年代与90年代育成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我国育成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引进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1的极显著水平。【结论】SRAP标记是一种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手段。

关 键 词:甘蓝型油菜 SRA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基础  

分 类 号:S565.4] Q943[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