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十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10 population groups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锡桂[1] 武阳丰[1] 周北凡[1] 陶寿淇[1] 沈丽卿[2] 王淑玉[3] 朱树雄[4] 徐祥林[5] 杨瑞祥[6] 杜福昌[7] 王益琏[8] 何厚琦[9] 夏舜英[10] 阮连生[1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研究室,北京100037 [2]北京市石景山区心血管病研究所 [3]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医院 [4]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 [5]陕西省汉中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6]山西省盂县人民医院 [7]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首都钢铁公司矿山职工医院 [9]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10]浙江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1]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卫生局心血管病防治办公室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年  份:1996

卷  号:76

期  号:1

起止页码:24-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调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人群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10个年龄为35~59岁的人群,共计25656人。用统一设计、统一表格和统一标准化的调查方法,按国标规定方法测量血压。结果经过平均5年的定群随访,确诊高血压年发病率男性为1.20%,女性为1.07%,临界及以上分别为3.27%和2.68%。同患病率一样,人群间存在着北方高(3.01%~5.62%)南方低(0.76%~1.50%)的趋势。在工、农、渔不同职业、不同性别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多元回归分析还表明,基线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水平和体重指数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体重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9%;在正常范围内的SBP每增加1.3kPa(10mmHg),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71.5%。DBP每增加1.3kPa(10mmHg),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102.4%。此外,分层分析表明,在35~59岁之间,年龄越小,相对危险增加幅度愈大。结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在35岁前尽早进行。

关 键 词:高血压 发病率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R544.1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