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年 份:2006
期 号:1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亚洲较早形成民族电影市场,决定了其以面向国内观众为主,追求各自民族风格的强化,以求在西方电影占主导的电影市场中得以生存。这深刻影响了亚洲各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一批以民族文化特色为基础的电影大师和电影类型的产生。西方主流电影的文化选择带来诸多在西方广获好评却在国内饱受争议,或在区域内极受欢迎的商业类型在西方却难以引起共鸣的电影现象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反复出现。无论是从黑泽、大岛到侯孝贤及早期第五代的艺术电影,还是香港武侠片和印度歌舞片等商业电影都是如此。随着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从“自外”到“融入”的趋势渐渐从经济渗透到文化和电影领域。类型电影的广泛移植不再是自卑者的模仿,民族特色也不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武器,亚洲文化因素也日益成为西方主流电影新的文化资源。今天的亚洲电影还正在超越国界,不仅有电影工业的国际合作,也在美学和艺术上融合着。一种新的东方电影正在形成。它对于西方可能仍是处于边缘位置的“文化上的他者”,但已经身处全球化的电影市场和文化之中了。
关 键 词:全球化 亚洲国家 电影市场 “自外” “融入” 文化差异
分 类 号:J905[戏剧与影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