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口水沙入海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 EI收录)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of Water Discharges and Suspended Sediment Fluxes in Changjiang Estua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亚平[1] 潘少明[1] H.V.Wang[2] 高建华[1] 杨旸[1] 王爱军[3] 李占海[4] 吴中[5]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Virginia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Gloucester Point, VA 23062, USA [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4]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5]河海大学交通学院,海洋学院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06009)~~

年  份:2006

卷  号:61

期  号:1

起止页码:35-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长江口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进行走航式断面观测,结果表明,采集水样获取的悬沙浓度与ADCP记录的声学信号(后向散射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可据ADCP声学数据获得沿观测断面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悬沙浓度剖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徐六泾附近断面以往复流占优势,大潮期间单位时间最大水、悬沙通量值出现于涨潮期,落潮历时较长,落潮期水、悬沙通量分别大于涨潮期水、悬沙通量,净通量向海。长江口南槽拦门沙外侧主要为旋转流,涨潮期间内的水、悬沙通量均分别大于落潮期间的水、悬沙通量。2003年11月12日的观测结果表明,潮周期内通过徐六泾断面向海输运的水与悬沙通量分别为109m3和108kg量级;径流量与悬沙输运率分别为104m3/s和103kg/s量级。1998年以来徐六泾ADCP流量观测数据与同时间的大通径流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故可由大通径流量估算徐六泾径流量,作为长江入海径流量,以作为历史资料整编的一种手段。结果表明,长江入海年径流总量略大于大通年径流总量;而在枯水期间入海径流量小于大通径流量。

关 键 词:径流量 悬沙浓度 ADCP 潮流  长江口

分 类 号:TV14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