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干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变化探测  ( EI收录)  

Satellite Estimates and Change Detec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Oasis-Desert Based on Ecosystem Process with Remotely Sensed Forcing in Arid We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杰[1,2] 潘晓玲[3] 高志强[4] 师庆东[3] 吕光辉[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科学系 [2]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 [3]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507;G199904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202002)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61

期  号:1

起止页码:15-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特有的气候-植被特征,利用卫星遥感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对干旱区植被进行了光合作用植被和非光合作用植被区分和组分解析,尝试通过对干旱覆被植被灌层结构进行解析而解决因植被区系差异和环境背景干扰的问题,并参考国际上遥感—生态模型GLO-PEM和CASA,借助遥感生态反演的物理分析,初步构建起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干旱区适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NPP-PEM,并以中国西部干旱区喀什地区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为案例,利用AVHRR/NOAA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资料估算了1992年和1998年中国西部喀什地区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1km分辨率年净第一性生产力,并进行了变化探测分析。模拟检验结果精度较好,生态系统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结果表明,考虑了干旱植被生理特征和灌层结构的光能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合理,也为引入其他生态模型应用到干旱区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借鉴,从而为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开辟了途径。

关 键 词:干旱区 绿洲 荒漠 混合像元分解 净第一性生产力 喀什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