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FecB基因在9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和羔羊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英文)    

Polymorphism of FecB Gene in Nine Sheep Breeds or Strains and Its Effects on Litter Size, Lamb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管峰[1] 刘守仁[2] 石国庆[1] 艾君涛[1] 茆达干[1] 杨利国[1]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繁育研究所 [2]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832000

出  处:《Acta Genetica Sinica》

基  金: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No.Y 305107) and Shanghai Key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for Agriculture(No.2002, 1-3-6)

年  份:2006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117-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EMBASE、IC、JST、PUBMED、SCI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绵羊 BMPR-IB 基因为候选基因,应用 PCR-RFLP 方法通过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以及陶赛特×中国美利奴羊和萨福克×中国美利奴羊杂交后代共 615 只个体的 FecB基因多态性,以及 BMPR-IB 基因多态性对产羔数、体尺和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BMPR-IB 基因在不同品种(系)绵羊中共有 3 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湖羊中仅有 BB 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 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1%、30%和 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研究,发现 BB 和 B+基因型群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 2.8 和 2.3,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2,P<0.01)。在 90 日龄时,BB 和 B+基因型群体的体重分别为 18.6±3.70 kg 和 18.0±3.31 kg,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5.6±2.22 kg,P<0.05);此外,90 日龄时,BB 和 B+基因型群体比++基因型群体胸围、胸宽较大(P<0.05);但这些差异在120 日龄时消失。另外,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群体的第一胎产羔数存在明显差别。这些结果表明,BMPR-IB 基因为影响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并首次证明该基因对后代羔羊出生后生长发育具有加性效应。

关 键 词:绵羊 BMPR-1B基因  产羔数 体重  体尺

分 类 号:S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