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The study of tissue-engineering bone for repair of segmental bone defec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章华[1] 廖文[2] 刘世清[1] 张玉富[3] 王常勇[4] 赵强[4]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430060 [2]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 [3]北京大学医学部积水潭医院 [4]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中心

出  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216031);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资助项目(H020920050031)

年  份:2006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55-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PUBMED、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用多孔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羊左跖骨中段形成21 mm长的骨缺损,实验组植入组织工程骨;对照组单纯植入β-TCP;空白组骨缺损不作处理。术后1、3、6个月分批处死动物,缺损区行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和扫描电镜等检测。空白对照组6个月取材。结果实验组,骨缺损部位新生类骨样组织、编织骨和板状骨出现的时间都较对照组早,并且不经软骨介导即能直接成骨,而对照组以“爬行替代”方式修复骨缺损。放射学和生物力学检测显示术后6个月实验组骨缺损几乎完全修复,对照组部分修复,而空白组未愈合。结论组织工程骨能加速骨缺损愈合的速度,其修复过程可超越“爬行替代”阶段;组织工程骨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一种较好选择方式。

关 键 词:组织工程化骨 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分 类 号:R683] R77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