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上海200240 [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3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236010;20476055);973计划(No.2003CB214504)资助项目
年 份:2006
卷 号:22
期 号:2
起止页码:341-3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RSC、SCI(收录号:WOS:000235054700029)、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35054700029)、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二氧化钛纳米管由于比纳米粒子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吸附能力,在气体传感器、光催化、光伏电池等方面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其制备方法主要有:模板合成法。合成的纳米管管径较大,内径一般在70~100nm,管壁厚在30~50nm,外径一般在140~180nm,长约8um,长径比比较小,反应后需要用化学法除去模板,水热合成法,可得到直径约8nm,长100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但反应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且反应时间较长,一般要大于24h;溶胶-凝胶法,所需设备较简单,但工艺要求严格,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差;另外还有电化学法1等等。上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且纳米管的管壁多是非晶或半晶,这限制了它们在催化等实际方面的应用。
关 键 词:二氧化钛 纳米管 微波合成
分 类 号:O614.41] O611.62[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