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岷江水系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GEOMORPHOLOGY OF THE MINJIANG DRAINAGE SYSTEM (SICHUAN,CHINA) AND ITS STRUCTURAL I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会平[1] 杨农[2] 张岳桥[3] 孟晖[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4]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34041和40272055);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20010202)共同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26

期  号:1

起止页码:126-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晚新生代以来发育岷山构造带内部的岷江水系流域盆地,无论是流域盆地内的新生代沉积记录,还是其流域地貌所呈现的典型特征,都深刻指示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新构造活动。文章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最新获取的高精度SRTM-DEM数据,系统提取了岷江水系中上游流域汇水盆地以及67个亚流域盆地的典型地貌参数,如流域面积、河流长度、分支比等。通过对流域地貌参数以及纵向河道高程剖面等的统计分析,认为岷江水系东西两侧具有截然不同的地貌特征,东侧流域盆地主要表现为面积小、河流长度短、分支比低以及河流梯度大等特征。由于岷江水系东西两侧地层岩性的对称发育以及整个岷江流域盆地对气候因素具有同一的响应特征,所以亚流域盆地典型参数特征指示了岷江水系两侧晚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反映并印证了岷江断裂东西两侧晚新生代以来的不均衡抬升。晚新生代以来岷山构造带的快速隆起以及龙门山构造带内部差异活动是造成岷江水系东侧各支流发育程度低,东西两侧亚流域差异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岷江  DEM 流域盆地  地貌 构造指示  

分 类 号:P931.2[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