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蒙地区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  ( EI收录)  

Some advances in dust storm research over China-Mongolia area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钱正安[1] 蔡英[1] 刘景涛[2] 柳中明[3] 李栋梁[1] 宋敏红[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2]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呼和浩特010015 [3]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ZKCX2_SW_2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5022;40475039);西北干旱区沙尘暴预警;服务系统研究(2001科技部类_08);国家重点科技项目(2000_K61_03_02);台湾基金(NSC91_2621_Z_002_007)联合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49

期  号:1

起止页码:83-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首先回顾了近20多年来我国沙尘暴研究的3个主要阶段,然后从沙尘观测、沙尘暴气候学、沙尘暴爆发和沙尘传输的环流型、沙尘暴活动的年代际变化和原因、以及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5方面简要评述了它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指出中蒙沙尘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北及蒙古国南部和西北部地区;随沙尘天气强度逐渐加强(即从背景大气到浮尘、扬沙、沙尘暴、强及特强沙尘暴),它们的地面沙尘浓度约按3倍的比率依次递增;揭示了我国北方及蒙古国南部的七大沙尘暴多发区,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春季午后至傍晚间,丰富的沙源,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是形成沙尘暴的3个主要因子;中蒙地区沙尘暴爆发的环流主要有低压冷锋型和低压、冷锋加中尺度系统的强对流型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是极少数,但为沙尘暴爆发短期预报的难点,沙尘的传输主要决定于低空环流型;近50年来中蒙地区的沙尘暴活动呈波动变化,而且中蒙中、东及西区三区系的变化不完全相同.它们与北方风沙区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蒙古及日本海附近气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有关;防御沙尘暴重点要抓上述七大多发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及沙尘暴预警系统的建立,治理措施要因地制宜;要加强沙尘暴爆发和沙尘输送的数值预报和模拟研究.

关 键 词:中蒙地区  沙尘浓度  沙尘暴多发区  沙尘暴爆发环流  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  

分 类 号:P445[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