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拉米夫定对PBMC及血清内HBV-DNA的阴转和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    

The negative of Lamivudine on HBV-DNA in PBMC and its inducement effect against cytok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健[1] 项桂菊[2] 王自林[3]

机构地区:[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病原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淮南232001 [2]安徽省淮南第二矿工医院感染科 [3]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出  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年  份:2005

卷  号:25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23-10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内HBV-DNA的阴转效果和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1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A(47例)、B(34例)两组,分别采用拉米夫定和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PBMC、血清中HBV-DNA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拉米夫定治疗36周后,慢性乙肝患者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5.32%(26/47)和61.70%(29/47),常规治疗组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6.47%(9/34)和32.35%(11/3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夫定治疗24、36周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46.81%(22/47)和68.09%(32/47),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采用拉米夫定和常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酸(AST)、ALT/AST水平分别为(30.1±9.6)U/ml、(32.3±10.7)U/ml、0.9±0.1和(48.4±10.7)U/ml、(44.7±11.0)U/ml、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肝患者IL-6、IL-8、TNF-α表达水平较高,拉米夫定可显著下调IL-6、IL-8、TNF-α至(250.5±33.3)pg/ml、(153.4±22.2)pg/ml、(232.6±21.2)pg/ml,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拉米夫定对PBMC及血清内HBV-DNA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阴转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法。拉米夫定比常规药物更具有减轻局部炎性细胞因子浸润、分泌和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

关 键 词: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HBV-DNA 细胞因子

分 类 号:R512.62] R817.44[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