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眼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510060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4B30901011)
年 份:2005
卷 号:21
期 号:4
起止页码:165-1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PUBMED、SCOPUS、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索相对稳定可靠的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成4组,每组12只,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3mm滤纸片,分别制作烧灼时间为15、30、40、60s的碱烧伤鼠眼模型,每天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溃疡及前房积血情况,并在3、7、14、21、28d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伤后3d,新生血管开始侵入角膜;7d,新生血管生长活跃,向中央烧灼区侵入;14d,新生血管达到生长高峰;14d后新生血管逐渐回退。烧伤后7d,15、30、40和60s组CNV诱导率分别为16.7%、75%、100%、100%,各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随着烧伤时间延长而增加。。15sCNV散在稀疏分布,长度较短。30s组CNV接近烧灼区边缘,分布局限。40s组CNV致密,连接成网状,生长均匀一致。30s组和40s组间CNV长度和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0s组前房积血率16.7%,表现为虹膜血管点片状渗血;60s组前房积血率83.3%,积血量多严重影响到角膜新生血管观察,两组前房积血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0s组角膜溃疡率50%,穿孔率33.3%。结论: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3mm滤纸片烧灼中央角膜40s的大鼠模型是研究化学性角膜新生血管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关 键 词: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鼠
分 类 号:R-3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