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速效钾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Exchangeable Potassium in Agricultural Soils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a Typical Area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维侠[1] 黄标[1] 杨荣清[1] 朱静[1] 邹忠[2] 丁峰[2] 苏健平[2] 金洋[3] 毕葵森[3]

机构地区:[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2]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如皋226500 [3]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210018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215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实施项目(200320130004);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20031230008)

年  份:2005

卷  号:41

期  号:6

起止页码:648-6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MR、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研究农田土壤速效钾的时空演变规律对改善土壤管理和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如皋市为例,对不同时期农田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82-1997-2002的20多年来,虽然速效钾在空间分布模式上变化不大,但近年来,空间分布趋于复杂化.土壤速效钾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异特征,总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又有所回升的动态演变过程,在90年代中期土壤速效钾普遍亏缺,但近年来有显著回升.不同土壤类型速效钾的时空分异特征有明显差别.由江淮冲积物或长江现代冲积物发育而成的,质地较粗的雏形土(磨头系、郭园系和张黄港系)20年来持续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由浅湖相冲积物发育而成的,质地较细的水耕人为土(白蒲系)和长江现代冲积物发育而成的,质地较细的潮湿雏形土(长青沙系)早期下降幅度较大,但近年来回升幅度也较大.其余土系则遵循先下降后上升的总体规律.影响土壤速效钾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表明,造成这些时空演变规律的主要因素包括:秸秆还田、施肥管理、种植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影响趋于多元,导致农田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逐渐增强.

关 键 词:江苏省如皋市  速效钾 时空演变  驱动力

分 类 号:S15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