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THE EVOLUTION MODLE OF THE PUGUANG GAS FIELD IN NORTHEAST OF SICHU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蔡立国[1] 饶丹[2] 潘文蕾[2] 张欣国[2]

机构地区:[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

出  处:《石油实验地质》

年  份:2005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462-4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GEOBASE、JST、PA、RCCSE、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普光气藏天然气常规组成呈甲烷含量高、乙烷和丙烷等重烃含量低的组份特征,干燥系数C1/(C1-C5)介于0.989 6~0.999 6之间,明显属晚期裂解干气类型.普光古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下志留统以及二叠系有效烃源岩,现今气藏气源主要来自古油藏原油的二次裂解以及下志留统、二叠系源岩干酪根的热裂解,现存沥青对普光气藏也有一定的贡献.普光气藏储集层主要发育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及上二叠统长兴组上部,为溶孔白云岩、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含砾屑鲕粒白云岩及糖粒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属层状孔隙溶孔型储层.气藏盖层主要为该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四段及其上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层,构成了本区良好保存条件的重要因素.普光气藏属于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气藏存在3期烃类流体注入;成藏模式可归纳为'多期成藏,油气转化,晚期定位'.

关 键 词:古油藏 原油裂解 成藏模式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分 类 号:TE12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