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生态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QTL分析    

QTL Analysis of Yield Components in Maize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兰进好[1] 李新海[1] 高树仁[1] 张宝石[2] 张世煌[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948重大国际合作研究"(2003-Q03);国家"863计划"(2001AA211111);亚洲玉米生物技术协作网项目资助

年  份:2005

卷  号:31

期  号:10

起止页码:1253-12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黄早四和Mo17为亲本得到的19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衍生的184个F2:3家系作为性状评价群体,分析了单株穗数、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在北京和新疆2个生态环境下的表现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结果。QTL检测结果表明,2个环境共检测出47个QTL,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以外的9条染色体,其中与单株穗数相关的QTL共10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3%~25.6%;与穗行数相关的QTL共13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6%~23.2%;与行粒数相关的QTL有9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4%~13.7%;与百粒重相关的们1达10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9%~13.3%;与单株籽粒产量相关的QTL有5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1%~35.8%。大部分产量QTL只在单一环境下被检测到,说明产量相关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表型相关显著的产量性状,它们的QTL容易在相同或相邻标记区间检测到。研究还发现了若干个QTL富集区域,可能是发掘通用QTL的候选位点。

关 键 词:玉米 产量性状 环境  数量性状位点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