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    

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 of Node-positive Cervical Carcino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淑瑜[1,2] 张彦娜[1,2] 刘建刚[1,2]

机构地区:[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广东广州510060

出  处:《癌症》

年  份:2005

卷  号:24

期  号:10

起止页码:1261-12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CSCD、CSCD2011_2012、DOAJ、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背景与目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但综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与预后分析的报道鲜见。本文综合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布规律及预后因素,探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对205例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行广泛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4.4%(50/2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有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临床分期、宫颈管及宫颈阴道部浸润深度、宫旁韧带侵犯;SCC-Ag超过4μg/L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4.2倍(P<0.001,OR=4.212)。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和宫颈管肌层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闭孔及闭孔窝区(48.0%);60.0%转移病例存在多组淋巴结转移,并出现跳跃式转移现象。淋巴结转移与宫颈深肌层侵犯、宫旁浸润之间关系密切,72.0%的淋巴结转移者同时存宫颈深肌层浸润,90.9%的宫旁韧带浸润者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补充放疗者的5年生存率较未作放疗者高(89.1%vs45.5%,P=0.012)。结论:治疗前血清SCC-Ag>4μg/L、宫颈阴道部深肌层浸润、宫旁韧带受侵,特别是临床分期晚、宫颈管深肌层浸润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高的病例,应行标准的宫颈癌根治术,以保证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及足够的宫旁切除范围。对病理证实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补充放疗可改善预后。

关 键 词:宫颈肿瘤/外科手术  淋巴结转移 转移规律  高危因素 预后

分 类 号:R737.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