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粒度组分变化的古环境应用  ( EI收录)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Grain-Size Component Variations in the Mud Area Southwest off Cheju Island, E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向荣[1] 杨作升[2] 郭志刚[2] Saito Y.[3] 范德江[2] 肖尚斌[1] 陈木宏[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3]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Tsukuba,Ibaraki,305-8567,Japan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90211022;40206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220).

年  份:2005

卷  号:30

期  号:5

起止页码:582-5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5469477850)、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PROQUE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根据标准偏差变化检出了B2孔含有4个粒度组分:>65.6、65.6~10.5、10.5~1.3和<1.3 μm,其中>65.6μm粗组分含量很低,主要是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生源沉积.各组分平均粒径和粒度含量随孔深的变化显示了65.6~10.5μm组分在B2孔含量较高(21%~30%),变化最明显,是该孔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粒度组分.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度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其变化恢复的近2 ka来东亚冬季风变化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65.6~10.5 μm粒度组分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的替代指标.

关 键 词:东海泥质区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东亚冬季风 气候变化 全新世

分 类 号:P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