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草蜥精子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ON SPERMIOGENESIS OF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永章[1] 张永普[2] 方周溪[3]

机构地区:[1]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院生物系 [2]温州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温州医学院电镜室,温州325027

出  处:《解剖学报》

基  金: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基金资助(2004108);温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基金(2003Z18)资助

年  份:2005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436-4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北草蜥的精子形成过程。方法以2·5%戊二醛和1%锇酸双重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北草蜥精子形成过程主要有核逐渐延长、染色质浓缩、顶体形成、线粒体逐步发达与融合、细胞质消除与鞭毛形成等。可分为4个时期:时期Ⅰ,精子细胞前顶体囊泡移至核膜时,核膜凹陷形成封闭的顶体囊泡,囊泡底部靠近核膜有一电子致密的顶体颗粒,在1个薄层有颗粒的胞质中形成顶体下颗粒,将顶体颗粒和核膜连接起来;时期Ⅱ,精子细胞顶体囊泡扁平,细胞核延长,染色质浓缩成短丝状的染色质纤维;时期Ⅲ,精子细胞核进一步延长,染色质纤维变粗变长,并沿核纵轴方向有序排列,近端中心粒及尾部开始出现;时期Ⅳ,Sertoli细胞质内纵行微管出现,至精子释放前消失,精子细胞顶体发育完全,终环形成,核内染色质纤维浓缩至最大限度,呈高电子致密度的均质状态。结论北草蜥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核及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在有鳞类蜥蜴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精子形成 超微结构 北草蜥 超微结构变化 结构研究  染色质纤维  透射电镜观察 精子细胞 细胞质  细胞核  

分 类 号:R996.2] R321.1[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