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真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Formation and hemodynamics of pseudoaneurysm after rupture and bleeding of aneurysm:an experiment with do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启弘[1] 马廉亭[2] 吴佐泉[2] 龚建秋[3] 戴建华[3] 张小军[2] 束枫[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 [2]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3]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系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年  份:2005

卷  号:85

期  号:32

起止页码:2259-22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颈总动脉(CCA)瘤破裂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过程与机理。方法运用创伤法及显微外科技术,制作20只犬真性动脉瘤(AN)破裂出血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真性合并假性动脉瘤,T+F)模型,术后1、2、3、4、8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光镜及电镜观察真性和假性动脉瘤的病理改变,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真性和假性动脉瘤内的血流速度、压力和切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建立11只鼠T+F模型,3只颈总动脉闭塞,2只真性AN闭塞,4只形成了真性AN而未形成假性AN。假性动脉瘤内的血流速度很慢,真性动脉瘤瘤口远端底边的切应力最高,而真性与假性动脉瘤交界的部位切应力不高。结论验证了T+F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和生长可能与其内的压力有关。由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T+F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下更容易破裂出血,应当积极地行确定性的外科治疗。

关 键 词:动脉瘤 动脉瘤,假  模型,动物  血液动力学  动脉瘤破裂出血 血流动力学研究 假性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 颈总动脉闭塞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分 类 号:R651.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