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沙利度胺对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halidomide on angi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lesions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m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红清[1] 李亚里[2] 张卓梅[3] 邹杰[1] 汪淑娟[1]

机构地区:[1]安徽省滁洲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滁洲239000 [2]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853 [3]武警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39

出  处:《感染.炎症.修复》

基  金:全军十五重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01Z032)

年  份:2006

卷  号:7

期  号:2

起止页码:80-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小鼠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后第3周给予治疗,治疗组(n=10)腹腔注射沙利度胺50mg/kg/d。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连用14d;每隔3d测量异位病灶体积一次;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病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SCID小鼠皮下种植内异症模型内膜存活率高且观察方便;治疗组病灶体积增长有缩小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EMs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VEGF的表达可能不是沙利度胺抑制EMs血管生成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沙利度胺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病灶 治疗组  血管生成 对照组  统计学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腹腔注射  在位子宫内膜 体积增长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法  免疫缺陷病 皮下种植 抑制作用  小鼠  鼠模型  表达差异  内异症  

分 类 号:R]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