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通市国土规划局
年 份:1995
期 号:7
起止页码:43-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核心刊
摘 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加强土地与人口问题,特别是耕地与吃饭问题的研究,在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中国显得十分紧迫。为此,本文试对南通市跨世纪人均耕地动态平衡问题,略陈管见。 一、历史和现状 据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表明,早在5000年以前,南通市西北部的海安一带业经成陆。南北朝时期,南通开始有人居住和耕作。唐宋时期,大批逃亡和流放者飘流定落南通开拓垦植,以及一些官僚地主、富户豪绅陆续来南通聚居,南通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耕地面积日益扩展。随着南通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种植业的兴起,到了明末,南通已有人口82000人,良田(耕地)万顷的记载,人均占有耕地约12亩。这是南通历史上人均占有耕地量的辉煌时期。嗣后,南通人口增长年复一年大于耕地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量始呈斜线下降。清代前、中叶,南通人均占有耕地量下降态势尚较缓慢,清末与民国时期,一方面,日美帝主义侵略势力为了攫取更多利益和欺骗迷惑国民的需要,在南通修筑了一些公路、码头和创设了一些教堂、医院、学校等宗教慈善机构;另一方面受西方实业兴国思想的影响,近代民族实业先驱者张謇为发展民族工业。
关 键 词:耕地 动态平衡 南通市 土地资源 农村经济
分 类 号:F32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