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塔拉纳基盆地和库珀盆地富脂肪煤的地球化学:存在可能生油煤的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D.J.Curry 曾国寿[1]

机构地区:[1]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信息研究所

出  处:《国外油气勘探》

年  份:1995

卷  号:7

期  号:5

起止页码:642-6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核心刊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新西兰塔拉纳基盆地始新统和澳大利亚库珀盆地二叠系煤层,测定了控制煤和陆源干酪根中长链脂肪组分的结合和保存因素。塔拉纳基盆地的煤沉积于温暖的河流三角洲环境中,尽管这种煤的镜质组含量很大,但它具有高的姥鲛烷/植烷比值以及奥利烷和其它非藿烷类萜烷;抽提物和热解产物中大于n-C_(20)的脂肪族含量较大。这些数值表明,这类脂肪碳的大多数直接来源于高等植物。库珀盆地的煤沉积在高纬度覆被沼泽中,含30%~60%的惰质组。姥鲛烷/植烷比值低(2.15~6),但氢指数(HI)中等。尽管抽提物和热解产物中脂肪族含量较大,但这种分布与源于高等植物的有机质差别很大。这些资料意味着,在这些煤中,大部分的脂肪碳是来源于细菌生物体(细菌和真菌的降解产物和藻类的输入)。这些成果说明,煤中长链脂肪族可直接来源于高等植物,也可来源于沉积环境中的细菌活动,或者源于二者的结合。

关 键 词:脂肪烃  地球化学 煤 生物标记化合物  

分 类 号:P618.110.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