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呼吸训练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分级的变化    

Changes of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grade in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after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凤[1] 赵智宇[1]

机构地区:[1]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内科,辽宁省沈阳市110021

出  处:《中国临床康复》

年  份:2005

卷  号:9

期  号:23

起止页码:34-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_E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应用规范综合的呼吸训练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分级的改善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1/2004-12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34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呼吸操训练(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第1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2节以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吸气,下滑呼气,10~20次;第3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4节双腿交替抬起,屈膝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5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和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不同,步行60~80步/min,10~15min/次,3次/d;上肢做双臂上举运动,2.0~3.0min/次,2次/d或用上肢拉力器训练,质量0.5~2.0kg,连续拉10~20次,训练时配合呼吸进行,拉起呼气)。各项指标分别于功能训练前和功能训练6个月后进行评定。活动受限主观呼吸障碍感受采用6级评定法(0级为无症状;1级为一般劳动后,有气促;2级为速度较快行走,上坡、上下楼有气促;3级为缓慢走不到百米就有所促;4级为说话、穿衣等轻微活动有气促;5级为安静状态下有气促,无法平卧)。肺功能采用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一氧化碳弥散量进行评定。结果:3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呼吸功能障碍分级的变化:功能训练前0级1例,1级3例,2级24例,3级3例,4级2例,5级1例。功能训练后分别为2,8,10,12,2,0例。②肺功能指标变化:功能训练后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呼气量、一氧化碳弥散量与�

关 键 词:老年人  呼吸障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分 类 号:R5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