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Effects of osmotic stress 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wheat seedl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999011708);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年 份:2005
卷 号:16
期 号:7
起止页码:1261-12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模拟干旱条件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即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qP(光化学猝灭)、qNP(非光化学猝灭)、ETR(表观光合量子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大.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剧,Fv/Fm和Fv/Fo都表现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在渗透胁迫24h以前,小麦叶片内部没有发生光抑制,但随着胁迫的加剧,Fv/Fm值增加,使得小麦幼苗叶内发生光抑,导致ΦPSⅡ和ETR的下降;在渗透胁迫过程中,小麦叶片吸收光能的光化学猝灭(qP)的下降和光化学猝灭(qN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说明小麦在受到干旱胁迫前期,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降低;在胁迫24h后,随着胁迫的加剧,qP和qNP增加有利于提高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将更多的光能用于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同时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提高,有助于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保护光合机构,缓解环境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了小麦叶片的自我保护机制.两个品种相比,长武134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比陕253小,具有更强的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
关 键 词:冬小麦 渗透胁迫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分 类 号:S512.1] Q945.11[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