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冀北滦平—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火山岩顶、底的单颗粒锆石U-Pb测年及意义 ( EI收录)
Zircon U-Pb Ages and Significance of Bottom and Top Beds ofZhangjiakou Formation in Liaoning and Hebei Provin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基 金:科技部2000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第35专项;国土资源部专项(No.2000010403;No.200413000024).
年 份:2005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387-4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5349312137)、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PROQUE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辽西凌源附近地区张家口组(J3z)火山岩及以前的中生代地层以北东东向构造为主,而义县组(K1y)沉积-火山岩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新的LAICPMS的单颗粒锆石UPb的测年结果表明,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的底界年龄为132Ma,顶界年龄为129.5~130Ma;冀北滦平地区张家口组的底界年龄为136Ma,顶界年龄为135Ma.经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1)冀北滦平与辽西凌源地区的张家口组是可比的;同时,说明了冀北滦平地区到辽西凌源地区的张家口组火山岩有明显的随时间迁移的特点.(2)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的顶界与义县组的底界有约5~6Ma的时间间隔,从年代学上证明了凌源附近地区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可靠性.暗示了该5~6Ma的间隔期是冀北—辽西附近地区中生代构造格架转换的主要时期,该时期也正是我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暗示了该时期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应与构造格架的转换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在冀北—辽西地区,该间隔期之后发生了热河动物群的大爆发,说明该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界限.(3)从年代学方面厘定了冀北滦平的大北沟组在时代上应相当于张家口组的上部层位,而不是广义义县组的底部层位.
关 键 词:锆石U—Pb年龄 张家口组 顶底界限 滦平 凌源
分 类 号:P5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