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基 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40125003)部分研究成果
年 份:2005
卷 号:29
期 号:7
起止页码:9-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4_2005、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分析了“城中村”的浅层涵义及其本质,认为“城中村”已经演化为“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社区”,仅考虑村民的改造措施是不妥当的。通过“城中村”和贫民窟的比较研究发现,“城中村”是有序的、自组织的“类单位制”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这不同于以非法、无序、暂时性、社会职能缺失为基本特征的贫民窟,因而不能够采取类似于处理贫民窟的改造模式。城市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的目的应当是不谋“城中村”的区位利益,只为身为弱势群体的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谋福利。在此基础上,“自我原位塑造”,即“在原有区位上由村民或村集体改造自身(但以留存乃至扩大出租屋经济为前提)”是目前的可行性模式。
关 键 词:“城中村” 存续 转型 可行性模式
分 类 号:TU984.1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