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61
年 份:2005
卷 号:22
期 号:4
起止页码:96-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4_2005、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机会丧失理论,在加害人的行为剥夺了受害人获得利益或避免损害发生的机会时,这种机会丧失本身应作为损害赔偿的客体得到法律的救济。于此情形,受害人无须证明加害行为与最终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只需证明加害行为与机会丧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赔偿金的计算则需权衡受害人丧失的机会的价值。该理论对我国损害赔偿法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机会损失的特点决定了机会丧失理论不能无限制地适用,否则会造成法律不确定性的扩张,因此,有必要对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作出合理的界定。
关 键 词:损害赔偿 丧失 因果关系 受害人 人的行为 借鉴意义 机会损失 不确定性 赔偿金 赔偿法 法律 证明 适用 剥夺 救济 客体 作为 限制
分 类 号:D923] C913.6[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