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Cultivation of Diked Paddy-Fields in Ancient South-East China and Their Effect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庄华峰[1,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19世纪长江下游圩田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项目编号:04BZS013);安徽省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研究首次资助项目"历史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与水患防治研究"(项目编号:2002HBW10)。

年  份:2005

卷  号:20

期  号:3

起止页码:87-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4_2005、RCCSE、RDFYBKZL(收录号:323276)、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江南地区的圩田大致滥觞于三国之际,迅速发展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是我国江南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文章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全面考察了江南地区圩田开发的历程与特点,研究了江南圩田兴盛的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并简要分析了圩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因过渡围垦破坏了江南地区原有的湖泊河流水文环境,造成“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的严重局面,这便给圩田大大增加了防患水灾的压力;历代地方政府在圩田管理方面也是各自为政,各地圩田缺乏相互间的协作,使因破圩而形成的局部水灾年年有之;大量构筑圩田,使湖泊面积大为缩小,影响其调节水量的功能,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条件,致使灾害频频发生。此外,围湖特别是废湖以后,使众多的水生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关 键 词:古代  江南地区  圩田开发  生态环境 水生资源  

分 类 号:K928.7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