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表皮生长因子对肠道放射性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英文)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its protection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from the radioactive dama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佩茹[1] 李莉[2] 赵效国[2] 刘涛[2] 黄晖[2] 杨剑[2]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出  处:《中国临床康复》

年  份:2005

卷  号:9

期  号:22

起止页码:223-2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_E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对胃肠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促进黏膜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对放射性肠道损伤后大鼠肠黏膜屏障影响的量效观察。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公共卫生学院。材料:实验于2001-08/2003-05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选用新生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阴性,阳性对照组及表皮生长因子30μg/kg,20μg/kg,10μg/kg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部γ射线单次9.5Gy辐射制备动物模型后,皮下注射表皮生长因子1次/d进行干预,8d后观察动物体质量、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的变化,并行肠黏膜形态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对放射性损伤后大鼠体质量增长、食物摄入量、每日食物摄入量、每日食物利用率的影响。②光镜和电镜下肠黏膜检查结果。结果:①应用表皮生长因子30,20,10μg/kg组大鼠体质量增长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②应用表皮生长因子30,20,10μg/kg组雄鼠和雌鼠每日食物摄入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应用表皮生长因子使放射性肠道损伤后肠黏膜形态结构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剂量的增加,逐渐改善,其中表皮生长因子30μg/kg组有明显改善,可见上皮细胞显著增生,杯状细胞数目增多。结论: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体质量、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可能没有影响,但大剂量组表皮生长因子对放射性肠道损伤后肠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善,以及肠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产生促进作用。

关 键 词:表皮生长因子 放射性损伤 保护作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量效关系 Wistar大鼠  食物摄入量  公共卫生学院  阳性对照组  食物利用率 体质量增长 抑制胃酸分泌  肠道损伤  不同剂量  随机对照实验  上皮细胞增生 形态结构  

分 类 号:R735.2] R818.74[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