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PCR Techniques in Detection of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 in Monkey Infection Mode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丛喆[1] 涂新明[1] 蒋虹[1] 魏强[1] 佟巍[1] 孙敏[1] 于浩[1] 秦川[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北京100021

出  处:《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基  金:中国CIPRA项目;由美国NIH资助。

年  份:2005

卷  号:13

期  号:2

起止页码:84-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2011_2012、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 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 PCR和RNA 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d,RNA PCR结果为79阳性,DNA 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d,RNA PCR和DNA 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 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关 键 词:猴免疫缺陷病毒 PCR技术 RT-PCR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  RT-PCR法 病毒DNA 基因组DNA  分离方法  凝胶电泳  病毒分离  PCR扩增  RNA  SIV 定性测定  可操作性  模型应用  PBMC  感染细胞  病毒复制  潜伏感染  检测方法  敏感性  血浆  实用性  

分 类 号:Q255] S858.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