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    

On Subversion of the Subjec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元龙[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4

卷  号:43

期  号:6

起止页码:48-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4_2005、NSSD、RDFYBKZL(收录号:274565)、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作为认识之主体的自我的身份无疑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在笛卡尔之前的本体论哲学中被视为不证自明的而放进了括号 ;认识论哲学将认识主体 ,也就是说将自我作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提出来 ,但是最终还是将同一性和自主性赋予了它 ;语言论哲学的革命使人们得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并对同一、自主的自我作了彻底的颠覆。但是 ,这种颠覆不是来自于形而上学 ,而是来自于拉康对弗罗伊德精神分析的创造性阐释。因为拉康的贡献 ,我们终于认识到 ,自我的同一和自主只是一种虚构和妄想 ,自我根本上是分裂的 ,因为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他者。自我的存在是为另一个人而建构的 ,建构的方式和结果使他像另一个人 ,而且其存在注定要被另一个人夺走。所以 ,自我的本质就是一种挫折。

关 键 词:镜子阶段  自我 他人/他者  我思 同一性 挫折 异化  分裂  

分 类 号:B08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