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采用高分子自组装ZnO纳米线及其形成机理 ( SCI收录)
ZnO Nanowire Self-assembling Generated via Polymer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上海200072 [2]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上海200072 [3]上海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上海200072
基 金: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No.03AK30);上海市教委"材料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年 份:2005
卷 号:63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37-10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RSC、SCI(收录号:WOS:000229977700001)、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29977700001)、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介绍了一种能在各种晶面的硅衬底上制备垂直于衬底取向生长的ZnO纳米线阵列的新方法.该法采用高分子络合和低温氧化烧结反应,以聚乙烯醇(PVA)高分子材料作为自组装络合载体来控制晶体成核和生长.首先通过PVA侧链上均匀分布的极性基团羟基(—OH)与锌盐溶液中的Zn2+离子发生络合作用,然后滴加氨水调节络合溶液pH值为8.5±0.1,使络离子Zn2+转变为Zn(OH)2,再将硅片浸入此溶液中,从而在硅衬底表面得到较均匀的Zn(OH)2纳米点,随后在125℃左右Zn(OH)2纳米点通过热分解转化为ZnO纳米点,其后在420℃烧结过程中衬底上的ZnO纳米点在PVA高分子网络骨架对其直径的限域下逐渐取向生长成ZnO纳米线,并且烧结初期PVA碳化形成的碳通过碳热还原ZnO为Zn,再在氧气氛中氧化为ZnO的方式在纳米线顶端形成了催化活性点,促进了纳米线顶端ZnO的吸收.烧结后碳逐渐氧化被完全去除.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HR-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线的分析结果表明,ZnO纳米线在硅衬底上分布均匀,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并且大多沿[0001]方向择优取向生长,直径为20~80nm,长度可从0.5至几微米.提出了聚合物控制ZnO结晶和形貌的网络骨架限域模型以解释纳米线的生长行为.
关 键 词:ZnO 分子自组装 形成机理 场发射扫描电镜 ZN^2+ 取向生长 纳米线阵列 高分子材料 溶液PH值 X射线衍射 纤锌矿结构 PVA 烧结反应 低温氧化 络合作用 极性基团 均匀分布 晶体成核 聚乙烯醇 衬底表面 分解转化 分子网络 烧结过程
分 类 号:O614.2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