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天山云杉种群空间格局与动态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ree individuals in the Schrenk spruce forest, nor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2]中国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北京100094 [3]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660 0 66;3 9960 0 63 ) ;中国科学院鹤山站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1193 90 6) ;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资助项目~~
年 份:2005
卷 号:25
期 号:5
起止页码:1000-10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林是天山林区的重要针叶林。研究调查了两块分别代表天山云杉不同演替阶段的标准地,应用Ripley's K系数法研究了天山云杉种群空间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天山云杉是聚集型种群,天山云杉活立木、枯死木、天山桦(Betula tianschanica Rupr.)和天山柳(Salix tianschanica Rgl.)的空间格局均为聚集型;天山云杉枯死木的聚集强度大于天山云杉活立木的聚集强度;天山桦和天山柳的聚集强度大于天山云杉枯死木的聚集强度;天山桦和天山柳的空间格局随种群所处的演替阶段不同而不同,增长型种群在所有尺度上其空间格局都为聚集型,在大于70 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格局,而天山云杉成熟林中的天山桦和天山柳只在小尺度(0~4 0 m)上表现为聚集。随着天山云杉的生长,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小,聚集半径不断增大。从5 0 a以下天山云杉到5 0~10 0 a的天山云杉其聚集强度急速减小,这有利于天山云杉幼树获得足够的资源,是天山云杉幼树的一种生存策略或适应机制。15 0 a以上天山云杉的聚集强度增加,这是由于天山云杉生长到15 0 a左右时开始出现成熟后死亡,形成林窗有利于天山云杉林的更新。研究还对Ripley's K系数法和频次检验法进行了比较,Ripley's K系数法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的种群空间格局,且不受样方大小?
关 键 词:天山云杉 空间格局 Ripley’s K系数法 种群 聚集格局
分 类 号: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