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农业大学农经学院
年 份:1994
卷 号:13
期 号:2
起止页码: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CSSCI、CSSCI1998、NSSD、RWSK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古代人口因素与耕作制的关系有以下规律:人口数量过少,则导致耕作制落后。如原始社会至夏商时代为抛荒制,西周至战国之初为易田休耕制,秦汉时期南方仍为火耕水耨的抛荒制。人口数量、质量提高,耕作制进步。秦汉(北方)至清代前期,江南逐渐被开发并迅速发展,南北方人口数量与质量都相应增长、提高,先后出现连作制、轮作制、间套作、轮作复种、多熟种植等多种耕作制。清代中后期,人口超量增长(超过4亿),耕作制虽较进步,但人口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关 键 词:耕作制度 人口 古代 中国
分 类 号:S3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