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    

The Extensive Reference of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 and Its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春泉[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话语理解与语用逻辑"(2003034523)

年  份:2005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106-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04_2005、IC、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普通刊

摘  要: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与语境密切相关,并有其心理动因。“我们”可以指“我”,“我”可以用来指“我们”或“我们的”、“我国”等,“咱”、“咱们”可以单指“我”、“你”等。得体的第一人称代词虚指,有利于引起接受者的注意,有利于激发接受者的代入感,有利于表达者情绪情感的抒发,有助于表达和接受的良性互动以及语言符号与言语使用者之间的关联。

关 键 词:第一人称代词 虚指 心理动因 语境

分 类 号:H146[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