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轻度富营养化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植物的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in constructed wetland treating light eutrophic wat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2]杭州植物园,浙江杭州31001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3 70 14 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2 0 0 8)
年 份:2005
卷 号:32
期 号:3
起止页码:309-3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MR、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MATH、ZR、核心刊
摘 要:比较了杭州植物园人工湿地中7种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特性.种类包括美人蕉(Canna indica)、香蒲(Typha augustif 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 lexa)、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黑麦草(L olium perenne)和灯芯草(Juncusef f usus) .这些植物生长在用于处理植物园观鱼池轻度营养化水的砂砾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 2 0 0 2年7月中旬,各物种的平均总生物量为348~96 7g·m- 2 .斑茅显示了最高的地上生物量,为85 3g·m- 2 ,而黑麦草的地上生物量最小,只有12 7g·m- 2 .植物体中N和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16 .4 3~35 .33mg·g- 1 和1.15~1.6 1mg·g- 1 .最大的植物氮磷积累量分别是2 7.0 2 g·m- 2和1.4 6 g·m- 2 .植物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之间显示了一个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同时,对这7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营养吸收、积累和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对于具有景观功能的植物,通过隔行、轮换收割可以既保持景观效果,又取出湿地中的N和P.
关 键 词:人工湿地 植物 富营养化水 生物量 营养吸收 营养分配 积累量
分 类 号:Q948.11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