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象  ( EI收录)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IMAGES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NORTH-SOUTH ZONE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建华[1] 刘福田[1] 吴华[1] 李强[2] 胡戈[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年  份:1989

卷  号:32

期  号:2

起止页码:143-1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2、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地震层析成象法得到了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象。通过误差和分辨分析,以及同爆炸地震测深剖面的比较,证明了成象结果的可靠性。 成象结果表明:1.南北带的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深达450km这种不均匀性还依然存在;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象与地表的已知地质特征明显相关:四川盆地显著低速,康滇地轴显著高速;3.中地壳在很大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其最低速度值达5.60km/s;4.在25°N—38°N和100.0°E—103.2°E的长条带内,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49km/s。 成象结果还清晰地勾划了各块体间的焊接边界。120km深度的速度图象表明,扬子准地台自秦岭以南以龙门—大巴和盐源—丽江台缘褶带为其西部边界;西南以哀劳山褶皱带为界;东南则以右江褶皱带内的南盘江为界。 统计表明,地震活动与南北带的速度结构相关:从20km以上的速度图象发现,大地震大都发生在高速和低速间的过渡条带上。据20^(+°)和50^(+°)km深度的速度图象发现,7级以上的强震震中在这些深度上的投影几乎都分布在低速带及其边界上。 从层析图象中截出的丽江—者海速度纵剖面同爆炸地震同一剖面的比较表明,利用地震层析成象技术,用已有的天然地震资料可以重建出与爆炸地震所得结果有相似精度的?

关 键 词:地壳 地幔 三维速度图象  

分 类 号:P31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