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老年椎动脉性眩晕发作24h内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ognosi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 vertige in old patients in the first 24 hou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路[1] 徐秀丽[1] 李怀琳[2] 罗何婷[1] 赵巧玲[3]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急救中心 [2]西安财经学院数学系,陕西西安710061 [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B超室

出  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  金: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基金资助(No.JC003437)

年  份:2005

卷  号:26

期  号:2

起止页码:152-1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观察老年椎动脉性眩晕起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发作次数和半年内最终有无脑血栓形成划分为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起病24 h内血液生化指标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A组24 h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血糖( BS)、胆固醇(TC)、甘油三脂( TG)、颈总动脉血流阻力指数(CCARI)、颈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ICARI)、斑块指数明显低于C 组(P< 0. 01, P< 0. 05), hs CRP、TG、CCARI、ICARI、斑块指数(plaque index)明显低于B组(P<0.01, P<0.05),B组hs CRP、DBP、BS明显低于C组,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HDL C)、低密度脂蛋白(LDL C)、载脂蛋白B(Apo B)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症状反复发作和脑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hs CRP、SBP、BS、TC、CCARI、ICARI和斑块指数。结论 hs CRP、SBP、BS、TC、CCARI、ICARI和斑块指数的升高,可能是颈动脉内斑块不稳定,易脱落的预警指标。

关 键 词:椎基底动脉 眩晕 颈动脉 高敏-C反应蛋白

分 类 号:R7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