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50~2000年黄河入海水沙的逐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Daily Variations of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Discharge Into the Sea from Yellow River from 1950 to 2000 and Relevant Influential Factors That Generate These Chang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 [2]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90 2 1 1 0 2 2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 0 0 2CB41 2 4 0 4 )资助
年 份:2005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237-2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MATH、ZR、核心刊
摘 要:对 195 0~ 2 0 0 0年的 5 1年黄河经利津水文站入海的逐日水沙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展示了黄河入海水沙的极端情况 ,如洪峰和沙峰等逐渐变少到消失的过程及逐日入海水沙量的变化规律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在黄河年均入海水沙锐减的背景下 ,2 0世纪 90年代日均流量 <5 0 0m3 /s的天数增加到了是 2 0世纪 5 0年代的 3倍多 ;>2 0 0 0m3 /s的洪季流量由初期频发至 1997年消失 ;>40 0 0m3 /s的洪峰流量自 1989年以后消失 ;>60 0 0m3 /s的洪峰流量从 1986年就不再发生。 >5 0 0t/s的日均输沙率 (4 3 .2× 10 6t/d的沙峰 )都出现在 1989年以前 ;>70 0t/s的日均输沙率 (60 .5× 10 6t/d的沙峰 )出现在 1977年以前 ;含沙量 >80kg/m3 的历时和可能产生异重流的含沙量天数都逐步减少。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基本不存在大洪灾及由沙峰造成的河口河道快速堆积而使河流改道现象 ,引起这些变化的因素除降雨外主要为流域耗水量不断增加及大中型水库的建成运用等 ,黄河入海水沙的这种锐减及水沙峰的极端情况都会对河口演变和河口区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日均流量 日均输沙率 含沙量
分 类 号:P737.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