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果蝇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SCI收录)  

Progress i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ircadian Rhythm in Drosophil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先举[1] 袁春燕[1] 杨旭科[1] 郭爱克[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研究中心,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出  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  份:2005

卷  号:32

期  号:1

起止页码: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26433200001)、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26433200001)、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果蝇由于遗传易操作性而成为一个研究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理想模式生物. 到目前为止,通过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已经鉴定到10多个时钟基因(clock genes) 和许多时钟相关基因,包括时钟输入基因和钟控基因. 这些时钟基因以及它们的相应产物组成两个互相依赖的转录/翻译反馈环路,从而调节行为和生理的昼夜节律. 果蝇这种核心钟的工作原理同样见于哺乳动物.

关 键 词:果蝇 导引  昼夜节律 生物钟 时钟基因 反馈环路

分 类 号:Q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