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太行山和华北其它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浆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意义 ( EI收录 SCI收录)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Mesozoic magmatism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and other place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petrogenesis and geodynamic sett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3]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
基 金: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号40372033)中国科学院创新知识工程重大项目(项目号KZCX1-0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
年 份:2005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13-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27476000002)、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27476000002)、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浆岩的主要特征是岩石类型复杂(从辉长质到二长花岗质),显示高钾钙碱性、高Sr-Ba、高Sr/Y和La/Yb比值和高度富集的Sr-Nd同位素成分。锆石SHRIMP定年表明,太行山地区岩浆作用发生在138-127Ma之间。该年代结果与东亚其它地区已经发表的锆石年代数据揭示了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发展具有从日本岛(和朝鲜半岛;210Ma),到胶辽半岛(180Ma),再到大别山-太行山(138Ma)的年轻化趋势。这暗示华北中生代岩浆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华北中生代岩浆岩似乎没有明显的向内陆方向的成分变化极性,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过渡带的水平俯冲有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华北中生代岩浆岩可能主要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和随后的分离结晶过程,而不是形成于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
关 键 词: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板块俯冲 华北克拉通
分 类 号:P597.3] P58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