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200092 [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潜江43412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7319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工程项目基金(编号:970206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9J111)联合资助
年 份:2005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16-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松辽盆地晚侏罗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10个阶段:缓慢裂陷和快速坳陷—加速裂陷和快速坳陷—减速裂陷和慢速坳陷—慢速裂陷和快速坳陷—加速裂陷和加速坳陷—减速裂陷和减速坳陷—裂陷、坳陷终止和缓慢反转—快速反转和快速差异坳陷—慢速反转和慢速差异坳陷—反转停止和坳陷终止。构造发育演化的结果形成了“下断中坳上隆顶平”的盆地结构。“中坳”部分沉积的可容纳空间,54%来源于盆地基底的长期伸展坳陷;“上隆”部分沉积的可容纳空间,31%来源于盆地基底的受压坳陷。构造作用的转换起因于东部区域应力场的转变。
关 键 词:坳陷 构造演化 可容纳空间 松辽盆地 区域应力场 构造作用 基底 盆地结构 沉积
分 类 号:P618] P54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