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晚新生代岷江下蚀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隆升机制和形成时限的定量约束  ( EI收录)  

Late Cenozoic Minjiang Incision Rate and Its Constraint on the Uplift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勇[1] 曹叔尤[2] 周荣军[3] AL DENSMORE[4] M A ELLIS[5]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3]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 [4]Institute of Geology,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ETH Zentrum, CH-8092 Zürich, Switzerland [5]Center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Memphis, 3890 Central Avenue, Memphis, TN 38152, USA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40 3 72 0 84);中国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EAR-980 -3 484)资助成果

年  份:2005

卷  号:79

期  号:1

起止页码:28-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青藏高原东缘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 ,本文以岷江作为切入点 ,研究了该地区河流下蚀速率与山脉的隆升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建立岷江阶地序列的基础上 ,利用阶地高程和热释光年代学测年资料分别定量计算了岷江在川西高原、龙门山和成都盆地的下蚀速率 ,结果表明岷江各河段的下蚀速率明显不同 ,分别为 1.0 7~ 1.6 1mm / a、1.81m m/ a和 0 .5 9mm / a;在龙门山地区岷江的下蚀速率最高 ,约为川西高原地区的 1.5倍 ,约为成都平原地区的 3倍 ;而同一河段不同时期岷江的下蚀速率基本是连续的 ,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可作为该河段整个河谷的下蚀速率。基于龙门山的表面隆升速率 (0 .3~ 0 .4 mm / a) ,在约束局部侵蚀基准面和气候变化对阶地形成的控制作用的基础上 ,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岷江下蚀速率与龙门山表面隆升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结果表明河流下蚀速率约为山脉表面隆升速率的 5倍。根据龙门山表面在隆升速率和下切速率等方面均大于川西高原 ,并结合龙门山活动构造以走滑作用为主 ,笔者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边缘山脉以剥蚀隆升为主 ,兼有构造隆升作用。最后 ,根据岷江最大切割深度所需的时间 (3.4 8Ma)和成都盆地最古老的岷江冲积扇大邑砾岩的时间 (3.6

关 键 词:山脉隆升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阶地  成都盆地 升速  晚新生代 速率  走滑作用 砾岩  

分 类 号:P542] P412.2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