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模式  ( EI收录)  

A new mode for calculation of portal double row anti-sliding pi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翠英[1] 刘祚秋[1] 尚伟[2] 陈恒[1] 温少荣[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510275 [2]广东省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广东东莞510800

出  处:《岩土力学》

基  金:广东省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DSGZ-KJ-020;No.DSGZ-KJ-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980900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No.013188)

年  份:2005

卷  号:26

期  号:3

起止页码:441-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门架式双排抗滑桩是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挡结构的变形,具有桩顶位移小,抵抗力大的特点。但其受力机理复杂,前、后排桩间土对结构的作用很难确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式:将前、后排桩及中间连系梁和桩间土视为一个整体;前排桩和后排桩受到的地基土的抗力简化为弹性支承,提出了桩间土对前排桩的作用模式和作用力计算分析模型,认为前排桩不仅受到桩间土的主动土压力作用,而且受到由于桩间土的挤压作用而产生的附加土压力的作用; 其主动土压力 qa 与单排桩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σa 之比是桩间距与桩宽(桩径)之比的二次抛物线函数;而附加土压力 qb 可由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的解析解[1]求得;而桩间土对后排桩的作用按照弹性支承考虑。最后,采用有限元理论和 Winkler 弹性地基梁方法建立了求解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力学模型,并应用于某供水工程的边坡加固中。计算结果表明:该种计算分析模式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 键 词:门架式双排桩  桩-土相互作用模型  有限元分析 边坡加固设计  新模式  

分 类 号:TU4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