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天山两侧前陆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 EI收录)  

Evolution and Structural Style of Tianshan and Adjacent Basins, Northwe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和甫[1] 梁慧社[2] 蔡立国[1] 夏义平[3] 刘立群[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北京100083 [2]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o50031 [3]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北京100724 [4]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83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9712136)资助

年  份:1994

卷  号:19

期  号:6

起止页码:727-7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2、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PROQUE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天山造山带呈W形结构,由V形结构的南天山和北天山复合而成。两者具有不同的造山模式。南天山自震旦纪开始张裂,扩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洋盆,在志留—泥盆纪时俯冲,延续至石炭纪碰撞,旋回时限达400Ma以上,应属威尔逊旋回造山模式。北天山应自泥盆纪开始弧后扩张,形成泥盆—石炭纪边缘海小洋盆,在石炭纪晚期闭合,旋回时限约100Ma,应属于弧后造山模式。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主要分为两期:早期由于楔冲作用所产生的薄皮褶皱和冲断层;后期则由于天山隆升重力滑动所产生的褶皱及重力正断层和逆断层。

关 键 词:造山模式 构造样式 前陆盆地 冲断带 天山  

分 类 号:P54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